分享好友 最新资讯首页 最新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点“数”成金,数字经济加速跑
2025-08-06 09:32

图片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海洋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大数据平台查看入海河口水质变化情况。曹建雄摄(人民视觉)

图片

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内正待调试的智能服务型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图片

游人在北京798文化园区的一台智能无人售货车前购买饮品。新华社记者 李 欣摄

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数据局

图片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一派繁忙景象。马二虎摄(人民视觉)

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024年达到10.4%,首次突破10%——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

五年前,“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并首次提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的目标。如今,这一目标提前实现,对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从三个视角来看看——

夯实底座——

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实现新跃升

从2020年的7.8%到2024年的10.4%,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2.6个百分点,增量达到6万亿元左右。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10%,意味着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这在国际上也处于较高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曦分析,数字经济如今越来越受关注,去年公布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中,首次增加了数字经济调查结果。

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新经济形态。陈曦认为,这五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得益于数字技术、基础设施等“数字底座”不断夯实。

看数字技术,国产人工智能(AI)强势兴起。今年7月,中国企业AI模型开源的新消息不断:接连开源Qwen3-Coder等3款模型,引来全球关注;月之暗面推出Kimi K2模型并同步开源,总参数量1万亿;阶跃星辰发布首个全尺寸、原生多模态推理模型Step3,并将面向全球开源。

“过去五年,中国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强的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国产大模型登顶全球主流开源社区下载量的榜单,在全球AI大模型发展中位居第一梯队。”陈曦说,2024年全球新公开的4.5万件生成式AI专利中,来自中国的达到2.7万件,占比61.5%,位列世界第一。

看数字基础设施,网络、算力加速跑起来。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5G基站总数达到455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数达3022万个,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和光纤宽带网络,移动物联网加快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

“发展数字经济,算力是关键资源和重要驱动。”陈曦说,“十四五”时期,我国加快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截至2024年底,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900万,较“十三五”末增长1倍以上,算力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赋能生产——

千行百业乘“数”而上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乘数效应在过去五年加快释放,持续赋能千行百业。

养殖5万只鸡只靠一个人,这靠谱吗?在山东省枣庄市,明丰肉鸡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吴成雷凭借一套智慧养殖管理系统给出了肯定答案:“俺们这套系统集成了AI、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日常自己通过手机软件就能远程管理鸡舍,而以前人工管理至少需要6个人。比起来,如今不仅效率高了、成本降了,产品质量也跟着提升了。”

“十四五”时期,各地依托数字技术、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智慧种植、智慧畜牧、智慧水产、智慧种业……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国家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司副司长栾婕表示,数据要素赋能作用日益明显,在农业领域,有的种植企业通过数据赋能施肥环节,综合提升产量5.5%,有的养殖企业实现海洋牧场海洋生物资源总量增加5.3倍,数据正加快释放出千姿百态的乘数效应。

从农业到工业,产业数字化转型让越来越多行业迎来了“点数成金”的机会。

在重庆,数智工厂满是“智能范儿”:在线AI视觉检测覆盖25个场景、73个工位,1400多台机器人协同作业,200多个全自动化工作站各司其职……“在5G+工业互联网、5G+AI等众多解决方案的支撑下,我们应用了44项行业先进制造技术。”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供应商堵点打通,工厂订单准时交付率将达到100%,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至7天。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这些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其中卓越级智能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说。

不仅仅是工厂更智能高效,“十四五”时期重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持续提升,2024年达到84.1%,较“十三五”末提升10.6个百分点;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2024年达5.01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41%;截至2024年底,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700家,核心产业规模近6000亿元,4年内规模接近翻倍。

走进生活——

“数字获得感”不断提高

在泰山看一场“穿越时空”的封禅大典、用AI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与古厝来一次别开生面的古今对话……这五年,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推动了产业数字化转型,也点亮了多姿多彩的美好生活。

前不久,山东省最大户外实景演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迎来数字化升级版。“3D沙画、火焰瀑布挺震撼,数字建模还原历史人物衣冠礼器也蛮逼真,搭配上光影交织的舞美特效,现场感觉不错。”来自江苏的游客张明乐前往泰山旅游时观看了这场演出,让他印象挺深。

“近年来,我们不断推出‘科技+文旅’融合项目,使用VR、AI、裸眼3D等声光电技术,打造跨维数字体验馆。”泰山文旅集团副总经理侯传坤说,“我们还用数字化手段,串联起山东泰安83个A级以上景区、100余家酒店民宿、50余家文创企业,研发泰山旅游游客服务平台‘自主点单’功能,丰富和延伸数字化文旅内涵。”

红绿灯也能成为“知心人”。“以前开车出去,路口等几轮红灯是常有的事,现在遇上绿灯好像更容易了。”家住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的李先生这两年有个明显感受:上班通勤,同样路程用的时间缩短了。

改变的背后有“数”的身影。鹤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通过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航与地面传感数据,鹤壁市推动交通信号灯实现智能优化,红绿灯可根据车流量自动分配时长,实现从“人等灯”到“灯看人”的转变,为居民出行创造更方便的环境。

“数字”加快走来,在生活中留下越来越多的“印迹”——

全国网上零售额2024年达到15.5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1.4%,网络零售稳居全球第一;全国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迭代升级,访问量超过500亿;截至2024年底,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4.18亿人,较“十三五”末增长近1倍,互联网医院数量超3300家,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和县区……

陈曦说,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了73.8%,数字技术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新意”越来越浓,“数字获得感”不断提高。

数字中国大家谈

城市在数字底座上运行

“数字住建”是通过构建统一、高效的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打破传统住建领域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深度应用。

中国正在探索城市数字底座建设,通过整合基础地理信息、建筑物、市政设施等全域空间数据以及人口、经济、社会等非空间数据,构建统一的时空大数据平台,为数字住房、数字工程等应用提供“数据富矿”。在此过程中,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对底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构建城市运行态势感知模型,实时监测城市住建领域的关键指标,能为城市治理提供“千里眼”“顺风耳”,提升城市对各类风险的预判和处置能力。

构建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还可以将分散在交通、城管等部门的碎片化信息串联成完整的数据链条。这种跨领域的数据融合,让城市管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判”,协同效率提升,降低行政成本。(作者为北京建筑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周小平)

以数据带动文旅创新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数据已然成为驱动文化和旅游领域创新变革的核心要素。

文化和旅游行业涵盖主体丰富多样,包括景区运营单位、旅行社、文化场馆、在线旅游平台等。各主体在长期运营过程中积累了海量且独具价值的数据。促进数据在这些主体之间的顺畅流动,能够有效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资源的协同互补,进而全面提升行业整体运行效率。

今后应鼓励相关机构对数据进行科学管理,扎实开展数据目录梳理工作。通过全面系统整理,清晰明确数据的类别、格式以及存储位置等关键信息,为数据的高效管理与共享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依据数据的敏感程度、应用场景、重要性等要素,对数据实施分级分类,制定差异化的开放共享策略,创新文旅产品和服务业态,充分释放数据要素对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的强大支撑效能。(作者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数字文旅研究中心主任邓宁)

全面释放气象数据价值

气象数据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资源,是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通过气象数据与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农业农村、住建、水利等数据深度融合,可强化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产品精细化水平,支撑基础设施安全底线,提升城市运行的智慧化、韧性化水平,将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在气象数据开发利用方面已取得一些成果,今后还应围绕低空经济、能源气象及高价值数据产品,构建协同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融入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与监管平台建设,构建空地一体的气象监测网、数据网和服务网。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能源气象服务体系,摸清风电、光伏资源底数,建立覆盖能源生产、输送、储存全链条的气象保障机制。

气象与生活息息相关。未来,通过开发精细化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及天气衍生品,开展金融气象指数应用,有望引导资本投向气候适应项目,形成风险管控与资金保障联动机制,助力有效管控气候风险。(作者为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志富)

(本报记者 邱海峰)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7月31日第04版)

图片

最新文章
抗战电影《太湖英雄》开机!高新区红色IP走上银幕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由80岁苏州退休警官房余龙担纲总策划、多家苏州影视企业制作出品
扬州590地块首条道路建成,方便即将投用的育才小学福运门校区师生家长出行
扬子晚报网8月2日讯(通讯员 姜传刚 记者 陈咏)2日上午,记者在扬州590地块市政配套工程施工现场看到,地块内东西向道路宏悦路
暑期安全“生存锦囊”上线 护航中小学生平安“探险”
暑期是孩子们释放活力、拥抱世界的黄金时段,然而安全始终是快乐假期的前提。为保障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无忧的暑假,一份涵盖水
重磅利好!个人消费贷款纳入贴息范围
中经记者 郝亚娟 张漫游 北京、上海报道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假期长宁N种玩法,白天也懂夜的黑……
7月-8月,世贸商城开启年度主题展会盛宴!从精致典雅的家具家居展、璀璨夺目的珠宝玉石展,到飘香四溢的国际茶叶博览会;从二次
专业医生强调:未成年人非必要不做整形美容项目
  阅读提示  暑期,不少整形美容门诊青少年接诊量出现明显增加,有的达到平时的两倍。专业人士认为,青少年对整形美容项目的
明晚开播!36集大剧来袭,这是《唐诡》后我唯一想追的古装探案剧
多久没追过一部像样的古装悬疑剧了?古装悬疑剧一直都是观众心里特别的存在,按照以往的追剧经验,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权谋
从50天减至10天!特朗普确定对俄罗斯最后通牒新期限,原油盘中一度涨超4%!美股收跌,苹果、特斯拉跌超1%,黄金收涨
每经编辑:杜宇当地时间7月29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指跌0.42%,纳指跌0.38%,标普500指数跌0.28%。热门科技股多数下跌,M
宠物代谢疾病药物研发商获得近千万种子轮融资 |投资速递
国内投资事件 1. 森福瑞获得罗普斯金的战略投资森福瑞是一家专注于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
冰雪胜地吉林市:夏日里的清凉新体验
吉林市,素有“雾凇之都、滑雪天堂”的美誉。每到寒冬,这里便因梦幻雾凇与激情滑雪吸引着八方游客。而如今,随着各大滑雪场加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