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动态首页 最新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变天了,大学学费暴涨,什么信号?
2025-08-08 10:24

作者:千淳

来源:智谷趋势Trend(ID:yuanfangguanchaju)



2025年夏天,大学标志性的“5000元时代”已经宣告结束,大学学费或将迈入“万元时代”。

图片

据多家媒体报道,全国多所高校陆续上调学费,平均涨幅约10%,一些省属高校如云南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涨幅在500–2000元之间;

民办高校涨得更猛,上海中侨艺术类本科学费年费4.3万元,南京传媒学院播音专业上涨1万元,总价直逼5万(搜狐网)。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差不多是二三线城市普通职工半年到一年的工资。

为什么学历在贬值,学费却在升值?大学学费突然猛涨,什么信号?

图片

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的大学其实是太“便宜”了。

虽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福利”,但它却长期享受着 “类公共福利”的地位:

公立高校超六成经费来自政府,学费20年几乎没涨,远低于实际培养成本。1985年以前,中国大学几乎全由财政兜底,大学生不仅不用交学费,还有奖学金,毕业就分配,被称为“天之骄子”。那一年,全国普通本科毕业生不到129万人,博士还不到1000人。

如今,大学这种“公共福利”的角色,却在悄悄退出舞台

转折出现的背景,是大学生数量的爆炸式增长。

从1999年开始,高校连年扩招,升学率从4%飙升到近60%,大学从“精英教育”变为“全民高等教育”。大学生人数从1999年的150万人,到2025年的1222万人,翻了近八倍。

与此同时,大学也变成了一个庞大的“资金黑洞”,财政负担急剧上升。

2025年教育部的高教拨款为1143亿元,比2024年预算执行额还下降了约4.7%(教育科研网)。这意味着,在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民办学校扩张迅猛的当口,中央财政对高等教育的“蛋糕”反而变小了。

压力开始向下游传导。部属高校尚有余地,但省属、市属高校正面临经费吃紧,教学预算越来越依赖学费维持。

一位高校财务处人士直言:“有些专业的培养成本不涨价根本活不下去。”

随之而来的,是整个体制的默契转身。

图片

2025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上调高校学费,平均涨幅10%–15%,部分地区如上海、四川、吉林涨幅甚至达20%–35%。

贵州大学将本科专业学费从5000元上涨至6500元,涨幅30%;

云南大学从4200元涨至6000元;

北京工业大学则逼近9000元;

与此同时,民办高校甚至年花费突破4万元

对比之下,城镇居民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49,302元,乡镇居民为19,605元(国家统计局)。

图片

(图源:国家统计局)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一年的大学学费,足以掏空一个普通家庭全年工资。

图片

当学费涨价潮来袭,公立高校、民办高校,都不约而同选择涨价补缺口,甚至跑马圈地。

一些民办学校的生意经,靠的不是科研教学,而是“扩招+高价+低成本”的熟练公式。

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总数超3000所,其中民办高校764所,占比四分之一。这些民校背后多为盈利性教育集团:

中教控股2022年营收47.5亿元,净利润18.4亿元,利润率38.7%;

宇华教育营收23.8亿元,净利润率高达47.2%。

这个回报率,远超多数制造业公司,直逼互联网企业,就算放在A股也是“白马股”了。

对于民办学校来说,一个学生四年下来十多万元的投入,简直成了“稳定的现金流”。

相比之下,公办高校涨价则更多属于“自救”。

如果把大学想象成一家自负盈亏的“企业”,更能很好理解——资产要盘活,服务要承包,学生要变现。

广东财经大学2024年选择将自营食堂全部外包,仅此一项就节约1,840万元运营成本。陕西财经大学也在预算中,将2,000多万元投入到校园物业、安保等环节的市场化承包。

这些只是“开源节流”的初级操作。更深一层的动作,是大学开始将“资源”当成产品卖:

图书馆、体育馆、停车场按小时计费;

图书资料按“借阅配额”分级收费;

“成人教育”“继续教育”“非学历证书项目”变成利润来源;

建科技园区、产业集团,搞项目、签合同、拿地建楼;

最夸张的是,有高校已经开始将图书采购、招生推广、专业运营都交给外包公司运作。

现在,连教学楼、报告厅、实验室的命名权也可以“标价出售”:

清华大学通过教学楼冠名筹得超8亿元;复旦管院设“案例室冠名权”,捐赠30万即可永久镌刻姓名。

这早已不是个别高校的“突围尝试”,而是一整套系统性财政与资本逻辑的共同驱动。

当财政不再兜底,大学的“成本”开始一层层转嫁到学生和家庭头上;而当教育资源被打包进入资本逻辑,大学就成了对学生家庭的一次“结构性融资”。

大学曾经是命运的分水岭,如今是价格划开的断层线。

曾经上大学,是国家培养你;现在上大学,是你要为国家“投资自己”。

大学,正在从“船票”变成“账单”。

图片

糟糕的是,“学历通胀”正在令大学生逐渐失去光环:

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076万,2025年增至1222万,增幅超14%;

虽然就业率维持在89%左右,但真正进入稳定事业单位的比例不足一半,大量本科毕业生涌入灵活就业、营销、服务行业。

“学历通胀”和“学费通胀”同时袭来,让普通家庭变得进退两难。

麦可思“2023届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应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薪为6050元,高职为4683元,其中57.8%的本科生月收入低于6000元,只有7%“破万”,远低于城市白领的平均起薪线。

与此同时,学生在大学四年的直接支出早已突破10万元大关:

学费+住宿费:以6000–15000元/年计,四年2.5–6万元;

日常生活与教材支出:保守估计4年3–5万元;

部分高校还收取“校企合作”“实验实训”等杂费,年均数千元。

粗略统计下来,轻松破15万。更现实的是:

社科院数据显示,约33%的毕业生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

新浪教育报告提及,仅26%的人表示现工作与所学专业“吻合”;

《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调研显示,高达60%以上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或留学,是为“暂时规避就业压力”,且认为“本科文凭不再保值”。

图片

图源:《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拼尽全力考进大学,出来却只能月薪5000;而支付的成本,早已不是单纯学费,而是整个家庭的时间、金钱与机会成本。

过去的“寒门出贵子”,变成了“中产买安慰”。高等教育的性价比,还配得上“全民投入”吗?

大学学费暴涨,不是一次简单的调价,而是一场无声的分层测试。

当大学悄然退出福利体系,竖起一道“资源定价的门槛”,它就不再属于所有人。留下来的,不仅是“值得上”的人,更是“上得起”的人。

那些在门外徘徊的人,也许还会以为,是自己不够努力。

图片
最新文章
沈阳“东北大马路”到底咋翻译?
东北大马路到底怎么翻译!我请问呢?近日沈阳网友@阳阳阳阳阳仔的一则疑问帖火了家住沈阳的她偶然注意到,自己经常路过的“东北大马路”,作为一条非常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街路,在街头路名路牌的翻译上却出现了多种版本,这让她非常疑惑,于
消费曝光台|花两万挽回婚姻失败 揭开婚介消费“甜蜜陷阱”
编者按:“人民投诉”是人民网重点打造的消费者线上投诉维权服务平台。“人民投诉”开设“消费曝光台”专栏,帮助消费者洞察消费陷阱,助力消费环境建设、提升消费市场服务质量。“资源优质丰富、提供定制服务、不成功不收费……”当下,针
AI与人工同传首次正面交锋 “人机大战”展现AI翻译全面性
12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大战”AI翻译交流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科技媒体《差评》主办,旨在深入探讨AI翻译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在同传领域的应用现状。会上,由北京高校顶尖同传专业学生组成的“人工翻译队”,与时空壶W4Pr
“走心”又“走实”!她们这样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暑期,全市各级妇联围绕思想有引领、家教有指导、安全有守护、困难有帮扶,深入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 真情相伴护成长”2024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通过防溺水科普宣讲教育、读书公益讲座以及形式多
百胜中国(09987.HK)24Q3营收创新高,加盟店扩张促运营效率优化
11月4日,(09987.HK)公布了2024年三季度的财务业绩,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0.71亿美元,同比增长5%,实现净利润2.97亿美元,同比增长22%,经营利润率为12.1%,同比增加100个基点。从收入或净利润角度来看,百胜中国在三季度的表现均高于彭博
上半年,天门出生人口同比增长5.6%!
7月10日晚7时许,天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传来一声响亮的啼哭,黄潭镇新王村赵立凤迎来第三个孩子,一家人喜笑颜开。一束鲜花、一张出生证、一本户口本、一个红包、一张购房认购券、一张生育补贴银行卡……还未出院,赵立凤就收到了多重惊
国内期货开盘涨跌不一,原油涨超3%
钛媒体App 4月1日消息,国内期货开盘涨跌不一,原油涨超3%,燃料油涨超2%,低硫燃料油(LU)、对二甲苯、玻璃、沥青、沪金涨超1%。跌幅方面,集运指数(欧线)跌超2%,沪镍、烧碱、焦煤、纸浆、20号胶、橡胶跌超1%。
高烧不退:一部电视剧售价15亿
《琅琊榜2》也能像《琅琊榜》那样大火吗日前,《甄嬛传》的姐妹篇《如懿传》正式宣布首轮落户两大卫视,业内爆出两家卫视每家300万一集,而某视频网站以900万一集的价格获得网络独播权。《如懿传》或将成为内地首部售价达到1500万元的电视
一碗卤煮解锁北京味儿!俄罗斯留学生“北京范儿”短视频大赛获奖
第一季“古都新韵”单元的50部优秀作品获得了“北京范儿”短视频大赛三项大奖。来自俄罗斯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生梅丽莎,拍摄的一条品尝北京卤煮的视频获得了“京”GOOD棒奖。她说自己很喜欢中国文化,拍视频是为了给外国人看看北京的美食
【护航高考】福安网警在行动——全力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学子梦想保驾护航
为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福安市公安局积极配合福安市市场监管局,对考点周边的商铺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查。此次行动旨在严厉打击可能存在的考试舞弊行为,并加强对考试文具的溯源管理,为考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检查过程中,执法人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