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记者 宗晓 济南报道
“(交易所) 采取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新股上市首日爆炒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新股上市初期股价走势也较为平稳。”在14日的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针对新股首日秒停现象如此表示。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IPO 重启以来,除炬华科技(300360)外,其余40多只新股上市首日均触及最大涨幅并被临时停牌。理所当然
交易数据显示,海天味业(603288)开盘价较发行价上涨20%,首日开盘后迅速拉升,旋即大涨44%,触发上交所临时停牌机制,被“秒停”。恢复交易后,尾盘跳水回落,并一度跌至62.18元,最终收盘于66.41元。
在IPO 重启前,上交所和深交所为抑制新股首日爆炒,设计了严厉的熔断机制,即盘中成交价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10%以上(含),以及盘中成交价较当日开盘价上涨或下跌20%以上时,均将遭到临时停牌。
在此机制下,除炬华科技外,其余40多只新股上市首日均被临时停牌。炬华科技发行价较高,达55.11元/股,估值与二级市场的平均值接近。
今年1月21日曾出现8只新股上市,其中7只新股呈现遭到二次临时停牌、涨幅超过45%的壮观景象。1月29日,7只新股于深交所上市,并集体再度上演“秒停秀”—以20%高开,后均因盘中成交价较开盘价首次上涨超过10%,触发临时停牌。复牌后,7只新股股价又被集体拉升,遭遇二度临停,最终以涨幅上限收盘。
山东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导报特约评论员张延良向导报记者表示,在限制“炒新”的新规下,新股可成交的范围和规模都非常小,使得想成交的人都要报高价,所以新股开盘后被“秒停”是理所当然的。“秒停”已逐渐成为常态,新股遭遇爆炒也显示了资金对于重启IPO 后的新股寄予厚望。“炒新”亏损大
海天味业首次公开发行7485万股,发行价格为51.25元/股,对应市盈率为31.9倍,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38.4亿元。其发行价创下IPO 重启以来沪市新股发行价的新高。根据上交所新规,海天味业首日上市最高可涨至73.8元。
上交所在监控中发现,部分基金管理公司账户尾盘买入该股数量超过了流通量的千分之一,违反了上交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股上市初期交易监管的通知》,当日已对相关基金公司予以了警示,并将进一步采取对相关高管人员实施监管谈话等措施。
“基金公司违规超买会让市场或某只股票因受追捧而股价急升,会导致利益输送和高位接盘的风险。对于基金公司违规行为,投资者要提高警惕。”张延良表示。
1月21日,深交所曾发文提醒投资者警惕新股风险。深交所统计称,2009年7月以来,深市共有783只新股上市,到去年末,有一半的股票跌破上市首日收盘价。特别是首日涨幅超过100%的53只股票中,38只股票跌破上市首日收盘价,平均跌幅36.73%,最大跌幅达73.69%。
其中,首日参与“炒新”账户普遍亏损,尤其是初次参与“炒新”账户,亏损更为严重。据统计,2011年、2012年新股上市首日买入账户中,截至2012年底亏损账户占比分别为65%和56%,账户平均亏损率为10%。近年来“炒新”亏损最大账户亏损1400万元,单个账户最大亏损率58%。
作者:宗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