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几毛钱的芯片,利润直追英伟达
2025-08-23IP属地 湖北7

创业公司中,最赚钱的往往不是技术合伙人,而是销售合伙人。销售合伙人也常常是真正的一把手老板。


小芯片赚钱的秘诀,也不在于高超的技术,而是一种硅基世界的“人脉 ”,并和由此诞生出的网络效应。


以基带芯片为例,它不止是一个算力的技术游戏,它需要与不同的运营商进行连接,适配。毕竟每个地方运营商的网络频段、参数、规则都不同。通俗地说:信号和方言一样,是有“口音”的。苹果的伦敦腔再标准,它也无法说给陕北人。


这种与通讯商的适配要求,一下把芯片这门标准化的工业制造,变成了一种硅基层面的“社交”游戏。


于是,一个真正全球化的基带芯片,要适配全球数百家运营商,测试周期动辄一年。许多问题没有捷径,只能依靠经验,如果适配不好,手机就会出现信号不良和发热严重的问题。这也是苹果在基带芯片方面失败的原因之一:苹果拥有可以自研顶尖SOC的技术能力,但它作为新人,难以在短时间内和全球几百个运营商“搞好关系”。


这种极高的门槛,使得高通这种既得利益者难以被撼动,即便是苹果也不得不继续缴纳昂贵的溢价。其5G基带芯片市场规模常年在50%左右,而在手机SOC市场,高通的份额不过23%,第一的联发科也只有36%。显然,这种由“社交网络”构成的护城河,比最新的技术更加坚固。


不过在“社交”领域,最强大的芯片厂商并非高通,而是博通。毕竟硅基生命99%的信号都要通过它的芯片来传递。


这也理所应当成了博通的护城河。


在企业级硬件市场中,博通扮演着连接各种设备的角色。比如其PCIe交换芯片,它负责CPU、GPU互相之间的高速互联。英伟达的超级计算集群,就用到了大量的博通芯片来实现互联。


换句话说,各种硬件之间需要交流,而博通就是它们的“微信”。


这种连接在数据中心中极其复杂,各种设备的来源极其丰富,有的可能是A品牌的,有的可能是B品牌的。为了连接不同设备,一个博通的以太网交换芯片,可能需要支持一百多种协议。来保障主板、存储、服务器等设备之间的无缝对接。


如果把通讯比作社交,博通就是一个能在各方之间舞袖起舞的完美中间人。它清楚每一方的需求,知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明白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


这种护城河比技术的护城河更加难以撼动,即便其他厂商能够在制造工艺上超过博通,但又如何能协调好这么多方的通讯任务?


与此同时,博通产品的数量众多,一个数据中心最多可以用到5-10种博通芯片。一个芯片叫配件,10个芯片就叫平台了。客户一旦使用,就很难更换其他平台,因为这涉及到整个生态的变迁,如同让一伙东北人把交流语言更换成广东话一样困难。


事实上,作为一个边缘芯片厂商,博通本应该是CPU和GPU的“下属”,在服务器的核心——英特尔和英伟达所制定的规则里去适应。但事实上,它却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的规则制定者,从一个角度阐述了“权力是自下而上”这句话。


通讯芯片之外 ,就连电控芯片领域,也包含了一定的网络效应:电控需要供电,因此往往和主控绑定,轻易更换需要重新适配。


这种生态效应其实也适用于芯片的下游:终端产业。


小米集团的产品客单价跨越几块钱到几十万的价格带。但整体客单价最低的AIOT,却是小米利润率最高的板块:2025年一季度,小米AIOT板块的毛利率达到了的25.2%,高于手机,也高于汽车。不止如此,在整个行业,智能手环等“小设备”的利润率也普遍高于智能手机、PC这样的“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