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均客流超20万人次、活跃商户3.3万户、从业人员近10万的大型商贸城,跨境电商主播、平台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聚集。2023年以来商圈劳动纠纷数量显著攀升,“劳动关系认定难、维权路径散、传统流程慢”成为突出治理难题。省、市、区三级党委政府坚持“治理跟着就业走,服务跟着纠纷走”理念,精准施策,仅用2个月时间便在纠纷源头建成400平方米实体化调解中心,成功将服务延伸至劳动者身边,实现纠纷就地化解。
该中心由官渡区人社局牵头,联合司法、法院、检察等八部门共建,创新构建“1+6+N”综合服务体系。即以“1”个集多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整合接待引导、综合受理等7大功能区;打造“6”大核心功能,涵盖预防、调解、仲裁、监察、法援、就业帮扶,形成服务闭环;依托“N”元支撑,联动党群服务中心、智慧零工市场等资源,打破部门壁垒,为劳动者提供“只进一门、解决一揽子问题”的便捷服务。人员配置上,汇聚13名官方力量、51名专业调解员及13名“螺蛳湾先锋”观察员,形成强大调解合力。
中心首创“七步闭环”工作法,实现劳动纠纷预防与化解全流程贯通。第一步“预防在先”,通过“一月一主题”普法、“阳光仲裁”公开庭等提升企业和劳动者法治意识。第二步“智能分流”,实行“两窗合一”,一表申请智能识别需求。第三步“法援兜底”,5家律所律师工作日坐班,月均提供法律咨询50人次。第四步“阶梯调解”,首次通过掌上或电话调解(平均46分钟),未果则进行二次面对面深度调解,成功率稳步提升。第五步“巡回仲裁”,调解不成当场立案,实现就近高效开庭。第六步“监察联动”,对欠薪案件48小时快速响应,建立案件双向移交机制。第七步“就业帮扶”,案结即推送岗位信息,已助力12名劳动者实现维权与就业无缝衔接。
经过半年高效运行,中心治理成效显著:纠纷化解周期压缩至20天以内,仲裁案件增量同比下降12%;法律援助覆盖率稳步提升;企业合规意愿主动增强,参与合规培训企业从30余家增至160家;劳动者维权成本显著降低,纠纷对营商环境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