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槐香四溢。川主乡5000亩金槐迎来采收季,田间地头,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与金黄的槐米交相辉映,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丰收画卷。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mipe.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1/12555571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8月1日,川主乡普乐村的千亩槐林里,村民们头戴草帽、手持工具,麻利地采摘着饱满的青黄槐米。四轮车上的槐米堆得冒尖,丰收的喜悦混着劳作的酣畅,在田间四处弥漫。
川主乡普乐村村民 周仟:我们是2015年土地流转给老板的,一年四季都在这里干活。一年的收入大概是一万七八千元,我的田土也是栽起的,有十来亩,麻、玉米、谷子都栽的有,生活还可以。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mipe.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1/12555594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金槐得名于金黄的花和籽,它的花蕾经加工后形似米粒,俗称“槐米”。大竹县川主乡独特的丘陵气候,养出了色泽金黄、颗粒饱满的优质槐米,芦丁含量高,成了收购商的“香饽饽”,产品远销全国17个省市,常年供不应求。
四川槐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理 陈南旭:我们金槐今年是个丰收年,产量比去年提升了百分之三十,亩产达到了三百多斤,以现在的市场价,现在大概是60元左右(每公斤),我们金槐主要是作为原料销往上海,广西等地。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mipe.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1/12555512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近年来,川主乡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金槐产业。村民以土地入股、务工增收。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出金槐酒、金槐茶、金槐蜜等系列产品,把产业做大做强。如今,该乡的金槐产业枝繁叶茂,不仅富了百姓,更绿了山川,这片“致富林”正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生机。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mipe.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1/12555679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大竹县川主乡党委副书记 马晓咏:金槐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我们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投资1100余万元对金槐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同时,加强与川农大的合作,举办培训班,提高种植技术,延长产业链条,推出金槐酒,金槐茶,金槐蜜等系列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全乡种植金槐5000余亩,农户年均增收45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