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柴米油盐酱醋茶”构成市井生活中的开门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则位列文人墨客的八大雅事。人们从物质到精神生活,始终离不开一个茶字。成都“一城居民半茶客”的景象,正源于茶馆深植于城市肌理的独特存在:这些重要的公共空间,既是信息集散中枢与文人雅集之所,也是活跃的社区中心。茶馆如同浓缩社会百态的全息镜像,承载着茶文化,成为成都独特的城市符号。
茶客们日复一日的生活,汇成了成都烟火朦胧的日常诗意。王笛说,人们喜欢到茶馆喝茶,因为那里是一个自由世界,无拘无束,可以聊天、嗑瓜子、打牌、下棋、采耳,可以提高嗓子畅谈,不论是“家常话,要紧话,或是骂人,或是谈故事”,可以不必顾忌旁人。
数千年的饮茶历史,是人们生活方式、社交方式的演变。从历史纵深到当代创新的跨越,成都茶脉始终奔腾不息。茶馆作为承载茶、茶客、茶物、茶趣的空间,正不断与当代审美和生活融合,在成都年轻力量的加持下,演绎出国潮新腔调。这些新式茶馆投身于茶文化的创新,以茶为基底进行风味探索,将文化、生活与消费紧密结合,与年轻人重体验、爱社交的需求相契合。
在成都REGULAR源野,tazaTe大地茶场以茶叶与植物发酵实验室的独特身份,探索茶与世界风味的对话。“我们把每款酿造茶都当作是传递风味的艺术品。”品牌主理人杨盛林对发酵文化与植物萃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带领团队用酿造茶的形式为中国茶带来新灵感与新体验,通过耗时528小时的二段式发酵工艺,探索茶叶与植物的风味层次,创造出城市实验室、植物学家和大地风土等系列酿造茶。当茶汤滑入喉间,如漫步在大雨过后的松林,奔跑于开满野花的大地。妙趣横生的风味表达,让年轻人在味觉漫游中重新理解茶文化的深邃与鲜活。
tazaTe大地茶场的空间设计延续着创新基因,通过时空折叠概念实现了东方茶室、市井烧烤室与隐秘酒馆三个场景的无缝切换,满足了年轻人从晨茶到夜酌的全时段社交需求。“‘鲸落万物生’,当鲸类死亡后,巨大的躯体沉入海底,为诸多生物提供养分,创造出新的生存空间。”杨盛林想借用“鲸落”来表达一种理想,以茶来构成一个新的生态圈,衍生无限可能。从特邀调酒师参与风味实验,到联合餐厅探索酿造茶个性搭配,跨界合作不断拓宽茶的边界。此间,在一次太古里限时展览中,tazaTe大地茶场打造的发酵实验室和微起泡茶酒,让参观者体验到微生物的“魔法”,茶在时间中的蜕变,恰似一座流动的生命剧场。
在成都,新式茶馆生态蓬勃生长。Tea'stone、不知春斋、沏茶师等品牌,为喝茶营造了全新的场景氛围,成为年轻人社交新据点。年轻人在茶馆内品茶弹琴、参与雅集、创作交流,同气味相投的人交游畅行,感知同频的生活趣味。跨界艺术、植入展览、融合文创,新式茶馆成为古典雅趣和当代审美交织的生活实验场,形成城市流动的文化切片。
回溯历史,唐煎、宋点、明清泡,古人喝茶早已花样迭出。从唐宋风靡一时的“饮子”,到如今成都支矶石街的TEA·YINZI茶饮子,茶始终是流动的潮流符号。“80后”设计师邱科在这座当代茶饮实验室中,以自然、健康、好喝为底层逻辑,尝试让传统茶饮穿上时尚外衣,他说:“我们不是去颠覆传统,而是想用更年轻的方式去诠释茶饮,它可以是口感惊艳的潮流饮料,能与更多人的生活产生联结。”
邱科认为,当饮茶体验的门槛降低,反而能打开更多想象空间。在茶饮子中,可以看到一些有趣又高级的现代冲泡设备。“如果能够通过精确控制茶量、水量、温度以及冲泡时间等因素,来最大限度地还原每一款茶的风味与特色,那为何不去尝试呢?”为此,邱科与他的研发团队依据不同茶的工艺特点和品种特性,为这些茶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原创冲泡公式。这些公式不仅可以通过创新且智能的萃取技术,还原出茶汤最本真的口感,还可为手工冲泡提供简易指南,这对于不懂茶、不会冲泡的年轻人非常友好。
从科技冲泡到文化跨界,成都茶饮正以可快可慢的姿态,续写东方韵味的当代叙事。邱科一直在茶空间中探索如何让艺术介入生活。不久前在此举办的艺融市井·中古器物市集,汇聚了茶器、花器、漆器等众多古器物,茶器之美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深藏着东方的哲学与韵味,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在喧嚣的世界中,一盏茶、一套茶器足以让人静心,品味生活的点滴滋味。”邱科说,“茶器不仅是容器,更是传承文化、表达情感的载体。”最近,他正在酝酿一场沉浸式戏剧,希望让整个茶馆变成一个即兴式交互现场,试图通过表演与形体语言的艺术表达,探索人与人交流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