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8月6日的报道中提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包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内的欧洲领导人电话会议上,透露了一个重大的外交计划。他计划于下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面对面的会谈,并且计划在同一时间与普京及泽连斯基举行三方会谈,但此次会谈不邀请任何欧洲国家的代表。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随后也证实了这一消息,称是俄罗斯方面提出的会晤请求,而特朗普总统则表示愿意与普京和泽连斯基展开面对面的对话,希望能够尽快结束这场长期的冲突。至于具体的会谈地点,目前还没有敲定。
当天早些时候,美国的中东特使威特科夫抵达莫斯科,并与普京进行了近三个小时的会谈。据了解,威特科夫此行的核心任务就是与普京讨论如何达成停火协议。特朗普在威特科夫与普京会谈后透露了这一计划,表明特朗普与普京的会面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接下来需要商议的是会谈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如果这一计划能够顺利实施,这将是两国总统四年来首次面对面的直接会谈。上一次两国领导人见面是在2021年6月,当时是美国总统拜登与普京在瑞士日内瓦的会晤。 白宫的说法是,俄罗斯方面主动提出与特朗普会晤的请求,这意味着特朗普的多方面外交压力对俄罗斯产生了一定影响。事实上,特朗普此前已经公开发布了针对俄罗斯的“严厉声明”,要求俄罗斯在50天内停火,否则将对俄实施100%的关税。尽管这一声明被批评为“雷声大雨点小”,因为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额较小,关税的实际影响有限,但特朗普随后将停火的期限缩短至10天,并明确表示将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二级关税。这一变化使得形势更加紧张。 俄罗斯方面对特朗普的威胁作出了强烈回应,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多次回击特朗普,表示俄罗斯并不像以色列或伊朗,特朗普的“最后通牒”对俄罗斯不起作用,并强调俄罗斯仍然保持着苏联时期的终极核打击能力。面对梅德韦杰夫的强硬态度,特朗普则通过在俄罗斯近海部署两艘核潜艇来展示美国的强硬立场,他表示这是为了保护美国公民的安全,并回应梅德韦杰夫“愚蠢和煽动性”的言论。 俄方对此迅速作出回应,8月1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公开场合表示,俄罗斯认同美国应该负责任的立场,并明确表示两国不能发生直接冲突。拉夫罗夫指出,梅德韦杰夫并非俄罗斯的决策者,他的言论不需要过多关注。显然,特朗普并不希望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尤其是在核武器问题上,特朗普只是借梅德韦杰夫的言辞来强调美国的立场,目的是通过核潜艇的威慑迫使普京同意停火。 8月4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透露,普京愿意与泽连斯基进行会谈,但前提是双方首先要完成专家组层面的准备工作。俄乌第三轮谈判时,俄方曾提出建立三个工作组,分别处理军事、政治和人道主义问题。这一提议本来可以有效推动双方的沟通和协调,但乌克兰方面一直没有回应。如今,俄罗斯再次提出这一要求,并将其作为普京与泽连斯基会晤的前提条件。事实上,要将这些工作组组建起来并顺利运作,至少需要三五个月的时间,这无疑又将推迟双方领导人会面的进程。 与此同时,特朗普在施压俄罗斯的同时,也在寻找办法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基础,特别是通过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二级关税。此前在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中,美国曾试图将购买俄罗斯石油作为谈判筹码,但遭到中方的坚决反对未能实现。然而,特朗普并没有放弃,在8月6日宣布,将在印度已经征收的25%的关税基础上,再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理由是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印度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之一,其购买量占俄罗斯石油出口的三分之一。如果美国能够切断俄罗斯向印度的石油供应,这无疑将对俄罗斯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甚至可能导致俄罗斯财政的重大危机。 面对特朗普的多重压力,普京最终选择做出某种程度的让步。据透露,俄罗斯方面已经同意暂停对乌克兰的空中打击,这一举措被认为是俄罗斯在特朗普持续施压下的一种务实选择,旨在缓解国际社会对其军事行动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