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7个建筑工程施工许可项目落地,409.45亿元合同金额注入发展血脉;1.95万件企业注册登记高效办结,96.4%的全程网办率让创业之路更顺畅;43万件政务服务事项“零超时”办结,26.75亿元公共资源交易有序流转;1517批次“走出去”招商叩响合作之门,691批次客商到访共话发展;156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922.2亿元签约金额蓄势赋能;91个亿元以上招商项目开工建设,80.6亿元到位资金注入动能……
这些数据,既折射出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扎实举措,也勾勒出近年来我市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企业活力持续迸发、发展潜力加速释放的生动图景。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工作牵引,聚焦招大引强、招群引链、招新引优,开展高质量招商引资“突破提升年”行动,为营商环境优化提供支撑,推动招商引资见实效。
垦利区行政审批局“垦立办·帮办助农直通车”到黄河口镇为群众现场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登记业务。
精准招商提质效 筑牢经济发展根基
3月15日,宁德时代全球首个高比例绿电直供零碳产业园落户东营。这一“链主”项目的落地,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产业链发展的层层涟漪,标志着我市在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方面实现新突破。
今年以来,我市在招商引资领域多点发力,突出重大项目引进,紧盯头部企业动向,对接中国石化、中国中化、宁德时代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国企和行业领军企业,及时了解其延链、扩产意向,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链条招商同步提升。我市完善链长制招商工作机制,制定产业链招商指南,绘制招引图谱,各重点产业链“链长”、链办、联络部门等带头招商,引进富士通商百万吨生物质精加工一体化、科美内燃装备零碳数字化生产基地等一批产业链项目;强化“链主”招商,以宁德时代项目为核心,对接中闽盛卓、江苏辉驰等上下游企业;抓牢产业集群项目,聚焦锂电池、医药中间体等4个方向,梳理总投资196.4亿元的产业集聚项目18个,总投资516.7亿元的高质量产业项目19个,实行“清单式+节点式”管理,加快推进项目签约落地。
更具创新性的是,我市推出“资源+市场+应用场景”招引方式,发布两批10大类104个重点场景,释放场景投资额近500亿元,推动招商引资由“给政策”向“给机会”转变,成功引进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中金岭南有色金属产业园等一大批优质项目,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聚焦项目优保障 加速建设落地进程
7月26日,东营时代零碳产业园项目现场推进会举行。“我们持续深化‘企业服务秘书’制度,成立全周期服务专班,从土地供给、手续办理到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实施‘嵌入式’服务,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地、用能、融资等问题。”垦利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臧成杰的话道出了保项目快速落地开工的秘诀。
项目落地快,全靠保障“实”。我市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重点环节改革,获批“优化城市更新项目审批”“优化公共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审批”“无人机赋能工程建设项目实时动态监管”等6项省工改领域试点任务;创新服务机制,优化流程与时限管理,清除各环节“隐形时间”,将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总用时控制在40个工作日内(特殊复杂项目除外);开展“项目管家在身边”活动,对省、市、县级共410个项目实施动态达标管理,已为全市866个项目办理手续1982项。
此外,我市以数据赋能助力“智慧审批”升级,完善工程审批系统功能,新增审批超时“黄灯提醒、红灯预警”功能,实时同步8类审批事项至国家、省级系统;推行全流程线上缴费,实现人防易地建设费、水土保持补偿费等“一码缴费、全程网办”,已服务国网东营供电公司等4个项目,要素填报量减少60%,非税收入应收尽收率达100%。
优化政务强服务 提升办事便捷水平
“不用备材料、不用跑,银行半天就完成贷款审批。”近日,山东万通石油化工集团办事人员通过东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企业贷款“一件事”服务拿到审批。这种“高效又省心”的办事体验,正是我市政务服务优化的缩影。
在东营,“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我市聚焦重点、优化服务,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线下打造办事专区,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等高效运转;线上设置服务专区,不断优化办事体验,让办事指南易读、易懂、易操作。2025年第一批国、省定14个“一件事”稳步推进,市平台已上线6个且正常运行;“个人身后一件事”“个人创业一件事”确定为全省试点。
“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是今年我市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最高频的评价。我市深化“一门一网一窗”改革,市级37个市直部门1807项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进驻率97.46%;县区平均进驻1415项,进驻率93.21%。市县大厅均设“一窗受理”窗口,分领域受理率100%。在“一网通办”上,通过“7+1”类事项核验提升行动,全市事项网办率98.42%、全程网办率93.53%。
我市持续优化服务供给,“跨域办”与24省56地市450余县合作;“就近办”网点294个,平均进驻92项;“视频办”服务1万余人次;“帮办代办”开展便民服务1100余次。同时,开展“清风窗口”建设专项行动,市政务大厅上半年回访办件2158个,满意率超99.8%。
规范交易促公平 增强公共资源效能
公共资源交易是经济冷热的“晴雨表”、市场主体活跃的“听诊器”,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关键作用。
在东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新设置的开标大厅里多个项目同步开标,变“一房间一标”为席位开标,同步开标数量扩容33%;开评标区域监控设备升级后,项目见证由“人盯人”向“一对多”新模式转变,为开展市域多点分散评标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持续为市场主体降低招投标成本,推动保函保险代替投标保证金291笔,涉及金额3392.8万元,电子保函费率降至1‰,免费为企业办理CA数字移动证书2061个。
为进一步优化监管,我市同步推进数字监管升级与监管联动强化:在数字监管上,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数据治理专项行动,对全市近5年7804个项目公开数据进行集中过审,分析比对中标率、陪标率高等异常情况,全市系统数据安全性、公开度、可追溯性得到加强。在监管联动上,深入组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建设运行情况自查自纠,坚决落实进场交易项目全量回访制度,通过收集未中标企业意见建议,耐心化解平台服务中的分歧和矛盾,持续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
站在新起点,我市正以营商环境之“优”,稳经济大盘之“基”,谋高质量发展之“进”。随着更多举措落地见效,这片土地必将孕育出更多发展新动能,让每一粒创业的种子都能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共同书写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