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黄帽”出租服务再升级,140种语言无障碍沟通

   日期:2025-08-06     作者:06uvu       评论:0    移动:http://mipe.zybear.com/mobile/news/28.html
核心提示:7月29日,深圳巴士集团与新译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在公交大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在全市“小黄帽”出租车上全面部署AI智

7月29日,深圳巴士集团与新译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在公交大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在全市“小黄帽”出租车上全面部署AI智能翻译设备MossTalk。这一举措不仅实现全国出租车领域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规模化落地,更标志着深圳在破解城市国际化“语言关”上迈出关键一步,为公共交通国际智慧化服务树立新标杆。

图片

深圳巴士集团不但在旗下“小黄帽”出租车上全面部署AI智能翻译设备,同时也在城市观光巴士、公园观光车、交通枢纽服务站及售票处等全面部署AI智能翻译设备,积极践行“无服务不深巴”的营运服务理念,实现公共交通出行“一站式服务”“无障碍交流”,努力为海外游客提供更加智慧、便捷、友好的出行体验。

响应城市战略 构建多语服务新生态

此次合作是落实《深圳市人工智能翻译产品推广应用工作方案》的重要实践,意在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通过AI技术打通跨境沟通壁垒,既能提升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更将深圳市“城市国际化语言服务”的战略蓝图转化为覆盖全域的AI多语交通网。
 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等便利措施落地,今年一季度深圳入境游客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7.3%。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破解语言障碍成为关键。“小黄帽”出租车上的智能翻译器部署,正是通过科技力量消融语言边界,为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实支撑。

重塑体验 让出行交流“零障碍”

针对“小黄帽”出租车场景,MossTalk专属开发了AI语音唤醒、智能拾音放音及瞬时中断播报等功能,确保行车中交流顺畅。出租车司机李师傅告诉记者,“以前碰上外国乘客,我们连比划带猜,交流特别费劲,经常耽误乘客时间,自己也着急。现在有了这个‘小黄帽’AI翻译器,就像随身带了个专业翻译。别看它只有巴掌大小,路线规划、景点介绍都能讲明白。这不仅让工作轻松了不少,也让我更有信心为外国友人提供优质服务,感觉自己也在为深圳的国际化出一份力!”

图片

首次来深的外籍游客Leo体验后表示:“我是第一次来深圳,在乘坐出租车时使用了这个AI翻译器,它能快速准确地将我的英语翻译成中文,司机也能通过它与我顺畅交流,让我在陌生的城市里不再为语言沟通而烦恼,体验感超棒。”该设备搭载深度神经网络翻译引擎,支持140余种语言毫秒级互译,离线状态也能精准翻译,从“词对词”直译升级为“意会言传”的情感化交互。

全场景覆盖 织密城市“多语服务网”

MossTalk的应用不止于出租车。早在5月底,深圳巴士集团已在14处服务点部署该设备:从深圳机场、深中跨市通道接驳站,到莲花山总站、深圳湾公园等景点,再到深港城市候机楼、自动驾驶体验线路,形成贯通海陆空、辐射湾区的“多语网”。目前,首批6000台设备已覆盖深中跨市公交,深圳机场快线,口岸公交总站等外籍人士高频出行活动场景,确保问路、购票、游览等环节都能获得“零时差”母语级服务。深圳巴士集团还计划以翻译器为抓手,推进“强服务塑品牌”工作,打造巡游出租车行业品牌新样本。

技术硬实力 定义行业三大新标准

MossTalk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三大创新:一是全域语言无障碍,支持微信、Skype等工具的双语字幕同步;二是场景化适配,AI降噪系统确保噪音环境下翻译准确率达86%;三是轻量化设计,68克机身搭配磁吸支架,20分钟闪充可待机30天,解决设备笨重、续航短的行业痛点。
从出租车到城市各个服务节点,AI翻译正以“无感服务”重塑深圳的国际化形象。“小黄帽”出租车智能翻译器的部署,不仅是技术迭代,更彰显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级——用科技打破语言藩篱,向世界递出“Welcome to Shenzhen”的热情名片。

晶报记者 朱晓蕾 实习生 杨文萱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