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航母战斗群都凑不齐,英防长竟扬言:若台海爆发冲突将参与作战,中方早有警告!
7月27日,英国国防大臣希利的一番表态引发了全球关注。他声称,如果台海爆发冲突,英国将与澳大利亚并肩作战。这一表态让外界既感到意外,也充满疑问:英国为何如此积极介入亚太事务?它是否具备插手台海问题的能力?这一表态又会对国际局势带来哪些影响?
英国近年来的对外战略发生了重大调整。自2021年提出“印太倾斜”战略以来,英国开始将目光从欧洲转向亚太地区,试图通过这一地区的事务重新确立其国际影响力。脱欧后,英国在全球化时代寻找新定位的需求愈发迫切,而亚太地区则成为其展现军事存在和政治姿态的关键舞台。
但英国的介入不仅仅是为了地缘政治利益。国内的政治动机同样不容忽视。近年来,英国经济压力加剧,社会矛盾突出,政府通过强化对外政策转移公众注意力的意图明显。而台海问题作为当前国际最敏感的热点之一,无疑成为英国政客展示强硬立场的绝佳机会。
然而,英国的军事能力是否足以支撑其政治宣示?从现实来看,答案并不乐观。英国海军目前的主力舰艇状况堪忧,六艘主力驱逐舰中有四艘因维修无法出动,仅剩两艘具备实战能力。此次部署到亚太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战斗群更是“东拼西凑”,不仅仅依赖自身舰艇,还从加拿大、挪威等盟友借调护卫舰和补给舰才勉强成型。这样的战斗群,面对中国解放军航母战斗群的完整作战体系,几乎没有胜算。
更重要的是,英国的国防预算近年来持续紧张,资源分配不足,甚至有英国议员直言,当前的军事力量连伦敦的防卫都成问题。显然,英国在亚太地区维持长期军事存在的能力非常有限。
国际社会对英国的表态反应不一。美国和澳大利亚作为英国的传统盟友,可能在政治上支持其立场,但从实际军事行动来看,英国更像是配合美国亚太战略的“配角”。而中国则明确表示,台海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的干预都将遭到坚决反对。英国的表态更多被解读为“秀肌肉”,对台海局势的实质影响非常有限。
从长远来看,英国的强硬表态可能会让其陷入战略困境。军事能力与政治宣示之间的落差,不仅会削弱英国的国际信誉,还可能引发盟友的质疑。同时,过于激进的对华政策,可能让英国在经济和外交领域承受更多压力。
现实是,台海问题的复杂性远超英国的实力范围。即便是国力更强的美国,也未敢轻言在台海与中国开战。英国需要清楚认识到,当前的国际格局已非“日不落帝国”时代,盲目介入台海事务只会让其付出沉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