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万事皆与你我有关

   日期:2025-09-28    作者:d5zu8 移动:http://mipe.zybear.com/mobile/quote/850.html

读书,应读怎样的书,应怎样读书?

治学,应如何一以贯之,融会精神?

本书的上百篇文章或为序言,或为跋语,凝聚了葛剑雄教授在读书、写作中的深刻见解。这些文字包罗万象,上溯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地理、文化,剖析当代中国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同时记录了作者治学生涯中的心路历程与藏书趣事。它们横跨数十年光阴,完整呈现了一位学者内心深处的坚守与思考。透过这些回忆与感悟,我们得以重新探寻读书、治学的精神与意义。


图片


《葱岭之外:亚欧文明的十字路口

侯杨方  著


本书是一部从中国的视角,探讨从帕米尔高原到地中海区域的民族迁徙所带来的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与融合的历史地理学作品。匈奴西进导致的大月氏、乌孙、塞种大迁徙,与中亚原有印度、希腊文明发生了激烈的冲撞,创立了犍陀罗文明;沿着丝绸之路,中国文明和地中海文明直接联系。突厥人西迁与阿拉伯人东进影响极为深远,与当地的希腊、波斯文明激烈碰撞,中国势力从此消失了一千年,这塑造了这一地区当今的面貌。本书不仅以各方文明的文字史料为依据,还将提供大量实地考察的资料与思考。


图片


《大礼议:嘉靖帝的礼制改革与皇权重塑

尤淑君  著


本书通过“大礼议”事件,研究明代嘉靖朝政治文化之异变,尤其是围绕嘉靖帝生父朱祐杬神主入祔太庙的问题,嘉靖君臣唇枪舌剑,博弈多年,最后如愿将生父称宗祔庙,也达成了皇权重塑、小宗变大宗的目的。但嘉靖帝却动摇了以“礼”为主的政治文化体系,皇权私化,名分礼秩混乱,导致了明中叶政治动荡、君臣冲突、社会失序的危机,乃至晚明政治秩序逐步崩溃瓦解。


图片


《崇祯七十二小时》

唐元鹏  著


本书以李自成破居庸关为开篇,以明亡前夕三天发生在崇祯皇帝身边的事件为主要脉络,讲述了当时部分文臣、武将、宦官在时代大势下立场发生转变的过程,他们为寻生机,密谋大计,为李自成军入京打开大门,致使崇祯皇帝深困宫中难挽狂澜,成为葬送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作者挖掘大量史料,细致还原明亡前夕种种人物事迹、细节,揭示当时君臣心路历程,情节精彩跌宕,生动展现了晚明历史少有人关注的一个侧面。


图片


《瓜生同蒂:明代的皇帝与臣民

[美]施珊珊  著    

康海源  译  

瓜生同蒂,在古时被认为是王者德盛、民心归附的佳兆。明洪武五年夏,来自朱元璋家乡句容县的一位农民张氏向朝廷献上了一双并蒂瓜,岂料这件“好事”却引发了一场皇帝与朝臣、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的角力,也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作者以这一双并蒂瓜为切口,详细追踪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及事件中各方人物的不同命运,展示了明代帝王、朝廷重臣及地方官员等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如何不断地争夺对“符瑞”的解释权,赋予“符瑞”不同的内涵,以提高自己的话语权、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


图片


《山川之典:风水与清代地方行政

[美]张仲思  著

周琳  译


清代,各地有关田宅、墓葬、水利、矿藏等纠纷的诉讼往往会涉及所谓的“风水”问题,作者参考五百多桩这类讼案、“风水”操作手册和大量史料,研究清代国家治理、法律体系和“风水”问题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风水”与法律在清代社会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地支撑着王朝的统治。本书回顾了中国法律、政治、科学、思想和经济史上的关键问题,表明理解各类纠纷及其深刻利害关系的重要途径就是把握“风水”在清代社会中的长期作用。


图片


《学以致治宫廷教育与清代国家的再造,1861—1912

[美]白瑞宁  著

李言  译


本书以对晚清三位帝王的教育为切入点,展现晚清官员如何借参与宫廷教育影响国家政治进程。19世纪下半叶,清王朝正值内外交困之际,却连续迎来了三位尚在冲龄就被推上皇位的君主。为了重新稳定政局、平复社会动荡,以翁同龢为代表的各官僚集团,在成为“帝师”、掌握为幼年天子授课的权力后,争相试图在为帝王筵席讲经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构想灌输给王朝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以期在未来能够借助皇帝的身份和权威,将自己理想的统治范式变为现实。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