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至31日,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2025年广州地区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在广东科学中心圆满举办。本次赛事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东科学中心、广州科普联盟承办, 来自全市的29支代表队的122名成人组选手和42名中小学生组选手同台竞技。选手们借助多媒体展现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创新炫酷的舞台表达,将深奥的科普知识具象化、先进的科技成果生活化、本土的科学故事趣味化,为公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科普之旅。
石墨烯、人工智能、深海通信、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技术成为讲解重点。大赛现场,选手们将孕育发展机遇和塑造经济新动能的产业技术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科普内容,把广州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成果向公众娓娓道来,为公众擘画了全新的未来生活。除高新技术外,“科学守护舌尖安全”“中老年运动为何首选游泳”等贴近民生的健康议题,“九天揽月新座驾”“地心钥匙—梦想号”等面向青少年的航天深海主题,以及Z世代高度关注的“空中出租车”、数字孪生等新场景,同样引发观众热烈反响。
本次大赛参赛主体覆盖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科普基地及中小学校,科研人员比例显著提升。广东省科学院合作促进部副主任公长春介绍,该院今年37人参加预赛,11人进入决赛,赛事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搭建了面向公众的展示与宣传平台,科研人员通过公众视角重新审视研究方向,有利于成果更快融入经济发展。
赛事评委、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正高级工程师彭万峰表示,大赛历经十余年发展,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已成为“全民科普”新生态的生动写照;选手聚焦广州本地科技成果的科普化表达,有效提升了公众科学素养。中小学生组评委、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高级工程师黄善辉指出,参赛青少年在表达、探索、创新精神及科学家精神层面均获深层滋养,创新种子的播撒将为城市未来发展储备优质人才。
近年来,广州市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工作。科普讲解大赛作为“科普之城”的特色品牌活动,将持续发挥前沿科技与公众认知的高效转化器作用,既为广州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功能提供社会环境支撑,也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强市注入持久动能。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爱侠 通讯员 彭楚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