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3.36万名小学生 天津中小学迎来开学第一天

   日期:2025-09-24    作者:xaeqm 移动:http://mipe.zybear.com/mobile/quote/818.html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3%2F0901%2F7fea1590j00s0a8bn000ec000b40053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alt="" />

南开区第三十七幼儿园进行新小班家访,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新生入园事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学位紧张难题如何破解?受灾学校能否顺利开学?开学后的教学活动如何安排?

连日来,记者带着家长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走访了我市多所中小学,记录下全市教育部门为了迎接学生回归校园所作出的各种努力。

资源建设 为百姓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今天,全市中小学迎来开学第一天。记者从市教委获悉,今年我市共有约28.5万名新生走入小学和初中的大门,开启新的学习生活。其中,小学15.77万人,初中12.76万人,分别比2022年增加3.36万人和0.73万人。可以说,今年的小学入学人数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面对新增的3.36万名小学生,我市教育部门该如何应对?

8月29日,河东区实验学校举行“迎新”活动。家住河东区皓阳园的刘女士牵着6岁儿子的手,开心地走进学校大门。看着崭新的校园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刘女士说:“家门口有这么好的学校,孩子们真幸福!”

位于河东区贺兰路与鲁山道交口的河东区实验学校是一所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隶属于天津市第七中学办学集团。整个暑假,校长黄旺带领全校老师,忙着学校专用教室的建设、装饰和课程规划。“学校投入使用后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740个,覆盖6个学区片,大大缓解周边义务教育学位紧张的压力。”对于家长们关心的新建校师资情况,黄旺表示,学校的教师来源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面向全区招聘的各学校骨干教师,二是七中教育集团流动支援的骨干教师,还有一部分新招聘的高校毕业生和高层次人才引进。

近年来,我市坚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聚焦群众教育需求,我市把新增义务教育学位列入今年全市20项民心工程,全年任务目标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2万个。

今年以来,按照“竣工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原则,市教育两委积极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建设,在2020年至2022年三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4.7万个的基础上,继续将义务教育学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强力推进。“目前该项工作进展顺利,已累计完成河东区实验学校、西青区新望道小学等16个义务教育学位建设项目,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2万个,提前完成民心工程年度任务目标。”市教育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拟建成的义务教育资源项目集中在滨海新区、河西区、河东区、南开区、西青区、东丽区、津南区等区域,“我们将着力解决人口相对集中区域的学位供需不平衡问题,为百姓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新学期,备受关注的南开区五马路小学华宝校区亮相。走进校门,校区宽敞明亮,环境布置充满了童趣,处处浸透着绿色、温馨、和谐、欢乐的校园文化。

“今年有1155名新生入学,是近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年。为了缓解学校的学位压力,我们租用华宝校区解决教室不足的问题。经过整体统筹,决定二年级20个班整体迁入华宝校区。这里教室面积、设施设备、活动场地都是按最优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已经取得消防验收合格的证明文件,教学楼抗震等级为八级。”走在美丽的校园中,校区主管赵爽介绍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面对家长可能出现的新校区焦虑,学校借鉴先前多个校区的改造经验,对华宝校区室内环境进行了最简单的装修。赵爽告诉记者,每间教室安装了前后黑板,搬移原校区的桌椅。校区外围,学校用实墙和护栏与旁边的商业活动区域隔离,千方百计确保师生安全。

“在今年新增的2.2万个学位中,有四分之三来自于新建校,还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学位来自于像五马路小学华宝校区这样利用现有既有建筑改造为中小学校舍的改建类项目。”市教育两委基建后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日趋紧张的义务教育学位,我们组织各区创新思路,深挖资源,不断扩大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南开区、河西区、和平区等人口基数大、土地资源紧张、学位缺口大的区利用既有建筑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改建项目,充分发挥投资少、规模小、建设周期短等优势,突破土地资源限制。”

抗洪精神 “这是一堂思政大课”

教室内抗洪解放军战士精绘的板报、宣传栏官兵们深情的寄语……无声胜有声,字字传真情。“开学第一课,我们要在学生心中播撒下三颗种子,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第一颗是‘励志的语言’为学生埋下坚毅。充分解读这些精妙的语言,让它们在学生心中播下励志的种子,为国奋斗,为民奉献,成弘毅之士;第二颗是‘感人的事迹’,让学生懂得担当。手托肩扛、冒雨抢修、轮番冲锋、轻伤不下火线;第三颗是‘过硬的作风’。战士轮休期间,为学校清整环境,修缮设施、粉刷树干、清除杂草,军容整肃,英武文明。过硬的作风是文明教育的优良种子,橄榄绿过后便是文明之花遍地。”开学前,静海一中全体教师工作会上,校长古建兴动情地说。

走进静海一中,思绪又回到了20多天前那些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

万名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闻汛而动、星夜驰援;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全市上下众志成城……

水情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此刻,我市教育部门也在时刻关注着受此次降雨和行洪影响的静海、武清、西青和北辰等区域的校园情况。

8月8日,市教育两委召开部分受降雨行洪影响区域新学期开学工作研判会,全面分析受此次降雨和行洪影响的静海、武清、西青和北辰4区学校存在的风险。“经统计,我市共有409所学校校舍不同程度受损,主要存在地下室进水、屋顶漏水、校园围墙和屋顶女儿墙倒伏和墙砖掉落等情况,但校舍的主体安全性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市教育两委二级巡视员王岩表示,经过多次沟通了解到,武清区、西青区和北辰区中小学可全部如期正常开学,静海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8月15日,市教委主要负责人带队赴静海区台头镇实地查看,调研有关开学准备工作。“当时,我们与静海区教育局一起根据行洪工作发展态势,针对如期正常开学和不能正常返校开学两种情况分别制定了工作预案,全力保障静海区中小学新学期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市教委副主任郝奎刚表示。

为了确保每一名学生如期开学,一方面,静海区教育局和教研部门提前指导相关学校做好线上直播教学各项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市教育两委会同市教科院,将覆盖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部12个年级中小学精品课程推送给静海区相关学校,并依托市级“天津市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教学周为单位,编排课表,面向静海区中小学师生提供全学科全学段线上教育教学精品课程资源,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对应的课程进行学习。

8月20日,好消息传来──台头镇、王口镇、独流镇26个村的37000余名转移安置群众陆续回到家中,恢复正常生活生产。校园中,全体干部教师提前返岗,科学谋划制定新学期工作计划,全面做好教育教学、校园环境清整、传染病防控等各项准备工作。“开学前,我们组织全区各学校开展了全方位的安全隐患大排查,特别是着重加强学校校舍、房顶、围墙、悬挂物、配电室等点位的排查,严防因降雨和洪水引发的墙体坍塌、漏电等安全事故。”静海区教育局规划财务科科长齐鑫说。

截至8月31日,静海区转移区内的17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已经全部做好了开学前的各项准备,迎接学生们的回归。

8月31日,看着清整完毕,整洁干净的校园,台头镇中学校长杨洪贵感慨万千,“我们和学生们一起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假期,这个假期既漫长又短暂,这也是一堂难得的思政大课。开学后,我们将面向学生大力弘扬防汛抗洪正能量,全面开展抗洪救灾先进事迹、先进人物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全体学生用真情致敬最可爱的人。”

欢迎回“家” “我们准备好了!”

走进优美的校园,津津有味地翻阅着《岳小适应教育成长手册》,手册上有着很多奇妙的校园元素。带着手册,开启打卡之路──8月26日,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开展一年级新生适应教育入校体验活动。家长与孩子们大手牵小手,共同走进校园,通过尚品、硕学、强体、卓能、崇劳等多个游戏体验环节,体验校园生活之美。

连日来,全市多所学校开启新生入校体验活动,让学生提前感受校园气息,科学做好入学前后的衔接工作。

“成为自律的学霸!”“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加油!”昨天,记者走进耀华中学红桥学校,被教学楼前的“新”语心愿墙吸引了目光。墙上,该校140名学生留下的真挚话语,满载着学生们对新学期校园生活的憧憬向往。除了精心筹备开学仪式,连日来,耀华中学红桥学校积极做好校园硬件设施提升、安全检查、课程筹备等,确保让新生在校园学习生活舒心顺意。

“操场采用先进透气性塑胶,减震性好、不伤关节,保护学生们的运动安全。”站在十几天前刚通过验收的操场上,耀华中学红桥学校校长刘学宇向记者介绍,暑假期间,学校会同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了多次联合检查,同时全面检修校内水路、电路,提升改造消防设施和下水管道,新装校园监控系统和张力围栏,调试校园门口安保系统,最大限度保障学生在校安全。

据刘学宇介绍,8月25日入学后,学生开展为期14天的军训生活,除了完成军事训练、军事理论学习等112学时的军训任务,老师们还组织学生进行班级文化的布置,让学生在合作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对学校的归属感。“我们也将通过组织班会、心理辅导、社团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们正确面对开学焦虑、做好心理调适、制定学习计划,尽快适应高中生活。”

就在耀华中学红桥学校的学生们开展军事训练时,天津职业大学中央厨房内,工作人员正在忙碌于对饮水设施设备清洗消毒、食品加工生产的设施设备检修、燃气设施维护等,“开学在即,我们全力保证本校食堂的供应和对我市5所中小学半成品的配送安全。”中央厨房负责人李亚兰说。

在河西区棣棠幼儿园,连日来,食堂严把材料进货关,从选材做起,与供货商沟通,了解食材供应渠道,对食材鲜度净度速度提出具体要求;逐一查看调料的密封程度,检查保质期,让孩子们在园吃得放心安心,营养均衡。

为了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全市幼儿园纷纷召开新生家长会,对幼儿家长给予专业指导,形成良好家园共育氛围。

从校园环境到学生心理,从营养午餐到教学活动开展,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都已做好了开学前的各项准备。

“全市中小学将严格落实国家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特别要加强劳动教育、体育、美育和科学教育。新学年开学后各学科教师也将根据学生实际,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合理控制教学进度、容量和难度;对学习困难学生,老师将给予特别辅导和个性化指导。”市教委中小学教育处乔盛说,此外,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新生,乔盛表示,我们要求全市小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有效做好幼小衔接,开学后一个月,开展全员适应性教育,指导小学新生从幼儿园有效过渡到小学,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