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加坡媒体仗义执言,点名美国名将成绩夸张,指出中国媒体太安静

   日期:2025-08-12    作者:385z6 移动:http://mipe.zybear.com/mobile/quote/303.html

2025年游泳世锦赛的游泳项目争夺战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本次盛会在新加坡举办,自然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广泛关注。近日,创办于1845年的新加坡唯一英文四开早报《海峡时报》发表了一篇千字长文,揭露了西方媒体对中国运动员的双重标准行为,并指出,中国媒体的不作为助长了西方对中国选手的无端指责。文章的内容发人深省,显而易见,我们的运动员在赛场上频频成为攻击的目标,绝不单单是外部因素所致。

《海峡时报》自诩以新加坡人的独特视角为读者提供全球新闻,其观点在中西方发生冲突的事件中具有代表性。新加坡的社会体制与西方相似,其国家政策也倾向于西方,然而这里又生活着大量受中国文化深刻影响的华人,因此可以从两个角度审视焦点冲突事件。

虽然《海峡时报》的文章篇幅较长,但观点十分鲜明。首先,他们批评西方媒体对潘展乐成绩的质疑是毫无道理且极为双标的。文章指出,当中国选手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中令人震惊地取得佳绩时,外媒的关注焦点迅速转移——并非他的惊人速度,而是质疑声四起:他怎么可能这么快?如此强大?

相反,对于加拿大的麦金托什和法国的马尔尚的优异表现,西方媒体却给予了极大的赞誉。美国的沃尔什在100米蝶泳中凭借其惊人的速度引起轰动,她在2025年早些时候创造的54秒60的世界纪录令人难以置信,其成绩比潘展乐的更为夸张。这样的对比可谓相当合理,言之成理。

总之,要表达的核心就是——当中国选手获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时,常常被质疑,而西方选手取得的更为夸张的成就,却被视为努力拼搏的成果。这些游泳媒体通过其影响力,操控舆论走向,暗示中国选手的成绩存有疑问,实在令人愤慨。

文章还提到,中国媒体和运动员的沉默往往加剧了一种所谓的内疚感,类似于心虚,尤其是在西方媒体对中国顶尖选手表现出浓厚兴趣时。这一评论切中要害,长久以来,我们都在指责外国媒体对待运动员的双重标准,但我们自己的声音在哪里?他们在做什么呢?为何我们不敢在媒体上介入,与他们抗衡,保护我们的运动员?《海峡时报》的评论值得我们深思。

我认为,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我们缺乏对游泳项目有着专业认识的媒体,尽管并非没有有力的反驳,但很多时候显得像是在街头吵闹,反而没有什么杀伤力,有时甚至被别人取笑,觉得我们很幼稚。另一方面,我们从传统教育中受到的影响是,要淡化外界的声音,专注于自身,在赛场上见真章。这种看似高深的观点,实则空话一场,让我们的运动员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吃了哑巴亏。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